岩土工程病害处治之道

岩土体所具有的离散性、多相性和变异性属性,使每一块岩土体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正如我们人世间的芸芸众生,人与人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距离和相互差异的居住环境,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体质、心境,也都具有随时间变化逐渐衰老的特征。因此,人体出现的病害千差万别,即使同是感冒,也会由于虚、湿、寒、热的差异,采用不同的处治药方。
对于岩土体病害,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是岩土体服务者,而不是主人。患病的岩土体才是真正的主人,不是我们这些岩土工作者。我们在病害处治时不能全盘接手,完全放弃岩土体的机能的自我调理能力。正如我们在他人家中不能指东指西,而要对他人表现出最大尊重。现在很多技术人员太喜欢用有形的“抗滑桩”去解决岩土体病害,而忽视“治坡先治水”的根本原则,这就是一种妄为。甚至有些岩土体“虚不受补”,猛药攻之反而可能造成病害恶化。正如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那么用药的方式、方法也应该调整。否则,就可能造成病害处治的大方向错了,就容易出危险而出现医疗事故。岩土体虽然不能说话,但它是有生命的,我们要学会与无言的岩土世界交感互通,从而以最小、早快捷处方达到医治病害的目的。
不要过分强调有形的病症的危害,而应看到有机的病症往往来自于无形的发展,治源方是根本。正如每年的水毁工程治水方是正道,只要从根源上处治了水害,坡体往往可能就是稳定的,也不需要处治。反之,一味的强调岩土体的补强而忽视水的渗透作用,即使设置了强大的工程也可能只是对病症暂时掩盖,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事后仍然会在一定条件下病害复发。正如有些着凉感冒,如果医生简单的采用输液进行粗暴处治,病症可能暂时消失了,但寒气被压制在身体之中,久而久之不但造成病害体质不断下降,而且病害可能一次比一次严重。
有些病害看起来凶险异常,听起来吓人,但往往可能是纸老虎的表面现象。正如到处都是裂缝的滑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滑坡体上只有一道长大裂缝。因此,岩土体病害不能以貌取人,而要看到有形的表面之下隐藏的无形根本。通过“望、问、闻、切”,仔细进行病害调查,才是解决岩土病害的关键所在。否则,就像我们在医院里虽然挂了大名鼎鼎的专家号,但如果专家以“三秒钟”一个人的速度诊断,恐怕也会误诊,或者诊治根本没有效果。这种情况,或许我们每个人都遇见过吧!所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是做好任何的基本保障,无论是在哪个行业,都是一样的。
治病需依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差异对待。譬如,对待比较急迫的病症,我们应优先进行应急处治,否则病情的恶化可能会影响到下一步的永久处治。即所谓“急则治其标”;对待慢性病症时,我们需深入探究病害深层次的问题,是元气不足,还是中气虚寒,抑或是表气不畅,从而为深入调治奠定的基础,即所谓“缓则治其本”。
因此,岩土体病害处治一定要掌握三个关键字,即中医中的常用的“势”、“机”、“度”。天地万物皆有势,顺势而为方是上策;抓住合适的机遇,机不可失是关键;掌握分寸不失度,是解决问题的正道。而这同样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去慢慢体会,积累,继而方能“悟道”。
“顺势,得机,合度”,反映的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中”,反映的是中医疾病之道,同样也是岩土工程病害的防治之道。

本文来自公众号「悠游2019」,不代表本站立场。
文章版权归作者悠游2019所有,如需转载请先经得作者确认授权(可通过本站私信文章作者)。文中图片出处为水印文字,由文章作者整理上传,若有侵权请告知翻身猫处理。

0
分享海报
显示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