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工挖孔抗滑桩被限制或禁止想到的

人工挖孔抗滑桩自上世纪60年代初由铁科院西北分院(现中铁西北院)成功研发以来,以其具有灵活布置、抗力大的特点,深受广大技术、工程人员的喜爱,扭转了治理大中型滑坡的被动局面,成为我国滑坡治理的一个标志性工程措施。

近年来,我国公路、市政等行业,对人工挖孔桩抗滑桩逐渐采取限制的措施,逐渐以机械成孔桩进行替代,并具有越来越大的占比。甚至有些省份、行业已完全禁止采用人工挖孔抗滑桩的使用。这主要由以下三种因素所致。一是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机械制造业快速发展使机械成孔有关;二是我国人工成本不断提升,造成人工挖孔成本不断提高;三是有关管理层的认为人工挖孔桩的人员安全风险过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非常不利于工程的正常地进行。

众所周知,作为以抵抗侧向抗力为主的抗滑桩,工程中最常见的截面以工字型最具有抗弯效果,其次为矩形,再次为正方形,最终为圆形。但工字型由于施工难度大,工程中几乎没有应用。因此,几十年来,工程中最常用的抗滑桩截面为矩形或正方形,这也非常符合我国人工成本较低的特点。圆形抗滑桩由于抗弯能力最弱,抵抗相同的下滑力所耗费的材料远大于矩形或正方形人工抗滑桩,故工程实践中一直很少采用。

近十余年来,由于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工成本的不断提高,在合适的地质灾害、岩土工程治理中采用适时采用机械成孔的圆形抗滑桩是可行的。尤其是在一些工期偏紧,设备进出场方便或一些其它有特殊要求的岩土工程中可以有效使用,它主要有效解决了人工挖孔抗滑桩施工进度偏慢的不利情况。但由于圆抗滑桩抵抗相同的下滑力耗费的材料远大于矩形正方形人工抗滑桩,故在工程应用中造成工程费用大幅上升。
此外,由于有关管理人员担心人工挖孔桩安全风险,而采用“一禁了之”的粗放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虽然简单,但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事物如果采用极端的措施,都就可能会出现极左或极右的情况,不利于事物的和谐发展。客观来说,人工挖孔桩的确与机械成孔相比,施工人员存在相对较高安全风险。但这种风险应该是可控的,毕竟几十年来人工挖孔桩使用的成果来看,人员伤亡的比例是非常低的,甚至可能低于交通事故的率,不应该一刀切式的“一禁了之。因为,人们并没有交通事故的原因而全面禁止车辆在道路上行驶,而是制定相关的交通法规,去规范人们的行为而已。因此,对人工挖孔桩采取“一禁了之,实是可惜,甚至造成有的大中型滑坡治理费用的大幅攀升。
可喜的是为有效解决机械成孔圆桩抗弯能力不足的问题,四川省率先在2016年成功应用研发使用机械成孔矩形桩,并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见笔者另一篇公众号文章),但由于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故工程实践中的机械成孔桩仍以圆形为主。
综上,虽然机械成孔桩的大势浩浩荡荡,不可逆转,尤其是随着机械工艺的不断成熟,各种截面的机械成孔桩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百花齐放,将成为抗滑桩的主要模式。但人工挖孔抗滑桩作为经典的抗滑桩模式,将仍然可能占有一席之地,毕竟,有的地方是机械设备无法使用的,有些滑坡忽视经济成本而大规模采用机械成孔圆形桩是不可取的。尤其是目前机械成孔桩大多以抗弯能力较弱的圆形截面为主时,更宜慎重考虑对人工挖孔抗滑桩“一禁了之的弊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愿抗滑桩工程“与时俱进”,但不忘“初心”,为我国的岩土工程事业,永立新功。下面以立于风雪中,但傲然站立的人工挖孔抗滑桩为本文的结束。

《由人工挖孔抗滑桩被限制或禁止想到的(假日专题)》- 投稿作者:悠游2019 - 发布于:翻身猫建筑自学网

本文来自公众号「悠游2019」,不代表本站立场。
文章版权归作者悠游2019所有,如需转载请先经得作者确认授权(可通过本站私信文章作者)。文中图片出处为水印文字,由文章作者整理上传,若有侵权请告知翻身猫处理。

0
分享海报
显示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