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上海历史建筑

作者黄力炯

自从黄力炯先生的《钢笔画中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第一辑在发表以后,仅仅一个多月,就有了超过十一万次的阅读量。最近,许多朋友希望黄力炯先生有新的出品发表。为此,黄力炯先生冒着酷暑,深入上海大街小巷,探访优秀历史建筑,又创作了一批画作,在此与画友分享。       

黄力炯先生,上海人。自小受家学影响,染上丹青,曾拜沪上多位国画家为师,对中国画线条情有独钟,曾画过连环画、刊物插图等,参加过多次画展。虽没学过建筑,亦非园林绘手,却为景物散发出的美而震撼,在极强的表现欲望驱动下,画了很多园林、民居的钢笔画小品,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成为国内钢笔画的大家。      下面是一组黄力炯先生最新绘制的钢笔画精品——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第二辑)。为便于欣赏,每幢历史建筑下面都有文字介绍。

《手绘上海历史建筑》- 投稿作者:建筑手绘 - 发布于:翻身猫建筑自学网

光陆大戏院    位于虎丘路146号。1925年英商斯文洋行投资,匈牙利籍建筑师鸿达设计,1928年2月25日落成,光陆大戏院是光陆大楼的一部分,也是上海第一座将剧场放在大楼内的建筑。大楼上部为写字间和公寓,底层西面为戏院。       光陆大戏院主要放映欧洲影片,偶尔作为西人话剧演出场地,但是在当时欧洲片不及美国片受欢迎,上座率不高。1929年6月美国远东游艺公司将剧场收购,增添了有声放映机,专映美国派拉蒙电影公司影片,果然剧场常常爆满。新大光明电影院建成后,光陆大戏院面临竞争对手,两家均是派拉蒙公司影片的首轮影院,因大光明市口优于光陆,又压低票价,逼得光陆无法维持,1933年8月宣告关闭。兰心大戏院老板将其收买后,改为兰心大戏院分院。       抗日战争时期,剧场为汪伪中华电影公司管辖,改名“文化电影院”。抗战胜利后,曾为美军俱乐部。1953年上海市文化局接管后,改为曙光剧场,后来改建为专门放映新闻记录片的曙光新闻电影院。现在为上海市国际贸易会堂。

《手绘上海历史建筑》- 投稿作者:建筑手绘 - 发布于:翻身猫建筑自学网

丁香花园    位于武康路口华山路849号,上海著名优秀花园洋房,这座花园传闻是晚清北洋大臣李鸿章的私家花园,后传给了他庶出的幼子李经迈。另一种传闻是丁香花园原是英国泰兴洋行大班经历)林克劳夫的住所,后来卖给了李鸿章最小的儿子李经迈。且按第一种说法演绎。从19世纪60年代后期起,作为洋务派首领的李鸿章,在上海开办近代化的军事工业、纺织工业及航运业,经常住在上海,随从而行的是他的宠妾丁香,李鸿章便委托盛宣怀在上海为她置办一笔不动产。盛氏心领神会,便在海格路今华山路置地,特聘美国建筑大师艾赛亚-罗杰斯来沪设计建造了一座新颖的别墅和美式大花园,园内遍植丁香。又因这座园子据说是李鸿章为他的七姨太丁香所建的藏娇之所,所以这里就被唤做丁香花园。其中一栋精致的英国乡村式假三层1号小楼“丁香楼”,据说是当年李鸿章和七姨太丁香就住在这栋楼里。       但有人考证,李鸿章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七姨太”,他本人也没住过此处。也许是李鸿章名气太大,也许是丁香花园的名字太引人遐想,就此让李鸿章背负了这么多年的艳名。

《手绘上海历史建筑》- 投稿作者:建筑手绘 - 发布于:翻身猫建筑自学网

亚细亚大楼    此楼建成于1916年,高七层,是当时外滩最高的一幢建筑,且又取得中山东路1号的门牌,故当时也有人称它为“外滩第一楼”。大楼外观兼有古典样式和新古典主义格调,也有人称此为折中主义风格。       此地原是英商兆丰洋行的产业,约1899年,被另一个叫麦边的英国商人买下,建一幢商务办公大楼称此楼为“麦边大楼”。1917年,此楼大部分租给了亚细亚火油公司,并允许其在大楼的正门挂上“亚细亚”公司的标志。由于“亚细亚”是垄断中国石油制品的大公司,火油又是用途广泛的生活用品,人们印象很深,称呼渐渐被“亚细亚大楼”所替代。1996年,外滩房屋置换,这幢大楼成了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该楼于1989年被定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手绘上海历史建筑》- 投稿作者:建筑手绘 - 发布于:翻身猫建筑自学网

汇中饭店    位于外滩中山东一路的19号,最早称中央饭店,英国文艺复兴风格。上海开埠后,来上海经商的外国人、传教士等日益增多,于是旅馆业也应运而生。当时上海最早最豪华的2家饭店,一家是礼查饭店(今浦江饭店),一家就是中央饭店。1895年,汇中洋行通过股权交换,控制了中央饭店,并于1903年改名为汇中饭店。1906年,汇中饭店决定将旧楼拆除重建新楼,并于1908年建成对外开放。重建后的汇中饭店,其建筑规模和饭店设施在当时均属一流,是当时上海滩最高、也是第一幢安装电梯的大楼,现为和平饭店南楼。       1909年2月1日26日,第一届世界反毒品大会在上海召开,刚刚落成不久的汇中饭店被选作主会场。1911年12月29日下午,中国同盟会就借汇中饭店召开欢迎孙中山回国的大会,孙中山出席会议并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当天上午,17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1923年1月26日,孙中山和苏联特使副外长越飞经过10天的会谈,在汇中饭店签署了《孙文—越飞宣言》,这标志了孙中山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抗日战争期间,汇中饭店为日军占领。

《手绘上海历史建筑》- 投稿作者:建筑手绘 - 发布于:翻身猫建筑自学网

沐恩堂    位于黄浦区西藏中路316号。原名慕尔堂,前身为三一堂,属基督教美国卫斯理教派。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美国监理会传教士蓝柏在法租界郑家木桥(今福建中路延安东路附近)建造。光绪十三年(1887年),传教士李德另在今云南中路汉口路建造监理会堂。光绪十六年(1890年),改名慕尔堂,以纪念美国堪萨斯州捐款人慕尔去世的女儿。1929年筹款重建新堂,并请著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为美国流行的学院式哥特建筑。       1936年,一位美国教徒前来参观时,曾捐资在教堂的钟楼顶部安装了一座5米高的霓虹灯十字架,从而使该教堂成为当时上海乃至远东地区的著名教堂。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慕尔堂被日军占领,作养马场之用,到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收回,座椅大多被破坏。1958年,慕尔堂成为黄浦区联合礼拜场所,改名’沐恩堂’,意为’沐浴于主恩之中’。       沐恩堂在战争时期见证了峥嵘;它虽是教堂,却在八年抗日离乱时期充当过学堂,收留过难民,送走过英雄——1932年英勇牺牲的飞行员肖特,在沐恩堂的葬礼上受到了军人鸣枪礼遇。文革中,该堂被迫关闭,宗教活动停止。1979年9月2日,沐恩堂恢复礼拜,是上海恢复宗教活动最早的基督教堂。

《手绘上海历史建筑》- 投稿作者:建筑手绘 - 发布于:翻身猫建筑自学网

徐家汇藏书楼    位于漕溪北路80号,徐家汇藏书楼原来是中国一所教会图书馆。全称上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又称汇堂石室。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上海天主教耶稣会在徐家汇建修书室,收藏中西书籍。后经1860年和1897年两次扩建,形成独立的两层藏书楼。早期的徐家汇藏书楼由西方教会神甫任主管。辛亥革命后才有中国人参与领导,到1949年共有3任主管,其中以徐宗泽在职时间最长(1920~1947)。他注重对中国地方志的搜集,并主持编制了徐家汇藏书楼的藏书目录──《汇堂石室书目》。       藏书楼由新楼和旧楼两部分组成,沿街部分为旧楼。旧楼为砖木混合结构二层楼房,即大书房,建于1897年,装有欧式尖券窗框和木制硬百叶窗。二楼书库设计思想取自于罗马梵蒂冈教会大藏书楼,内分二层,上层书库内存放自十六世纪初期以来出版的六万余册各类西文文献。一楼书库原为中文书库,仿照明代宁波天一阁风格;设计思想取自中国传统文化《周易》,主要存放中文古籍线装书。这种图书馆形式目前在中国绝无仅有,极具保护价值。       新楼,原耶稣会住院,即神甫楼,建于1867年,几经改建,于1931年固定为四层坡顶,外廊式建筑。       徐家汇藏书楼现址收藏自1515年至1949年出版的外文文献计32万册,文字涉及拉丁文、英文、法文、英文、德文、俄文、日文等近20个语种,内容覆盖哲学、宗教、政治、经济、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各个领域。

《手绘上海历史建筑》- 投稿作者:建筑手绘 - 发布于:翻身猫建筑自学网

徐家汇圣母院     徐汇区漕溪北路201号,又称徐家汇大教堂修道院、修女院,始建于清同治七年868年,1929年毁于大火后重建。徐家汇圣母院为拯亡会和献堂会在徐家汇耶稣会总院附近所办的修道院及其附属机构的总称。       1867年,拯亡会修女来上海传教。1868年在徐家汇建造新楼。1869年,献堂会被批准正式成立并迁至新楼内,第一批拯望会修女也定居于此,承担培养贞女的任务。是年9月8日学院举行开幕礼并招收32位贞女,徐家汇圣母院由此最终形成。献堂会全称圣母献堂会,为天主教女修会。献堂会1869年至1949年的80年间,共培养修女600余名。献堂会设有育婴堂,在存在的70余年时间里,共收留婴儿一万余名。1869-1949年间,圣母院还建立了启明女校(今上海市第四中学)。楼内还很好地保存有教堂式的穹顶、唱诗班小舞台等等原有的教堂建筑风格,1994年公布为市优秀历史建筑。       这里现在是上海一家名闻遐迩的中餐厅——“上海老站”。因其在花园内收藏着三台仅存的国宝级老火车而得名:宋庆龄专列用车,1919年造于俄国叶卡捷琳车辆厂。慈禧太后御用座车,1899年造于德意志联邦汉诺威车辆厂。一台老式窄轨蒸汽机车,其存量稀少,系海内外藏家所企求的收藏珍品。机客车辆的构件和装饰保存完好,尚能限速行驶。内饰美轮美奂,是考证当时德、俄两国制造业水平的代表作,具有极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手绘上海历史建筑》- 投稿作者:建筑手绘 - 发布于:翻身猫建筑自学网

徐家汇百代小红楼     位于衡山路811号。小红楼建于1921年,上世纪三十年代被法国百代唱片公司收购,建起上海第一座录音棚,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此为国内最好的一所录音棚,从此开创了中国唱片生产历史,这幢小楼是百代唱片公司的中枢神经。底楼作录音及招待之用,二楼是编辑室。三楼是公司老板的起居和卧室。       最先登陆沪上的法国百代唱片公司带来了新鲜时尚的留声机,让当时的上海人异常兴奋,“时髦+经济”的海派模式使留声机在上海时尚家庭中迅速普及开来,很快成为沪上时髦。后来英国唱片公司所收购的法国唱片公司在中国上海成立了分公司,而今天位于上海衡山路上的中唱上海公司,其前身就是百代当年在中国设立的这个分支机构。      当年如雷贯耳的周璇,胡蝶,聂耳,冼星海等昔日巨星和进步音乐家均云集百代唱片,就在这幢暗红色的小楼里,曾经诞生了《义勇军进行曲》、《夜来香》、《玫瑰玫瑰我爱你》等经典佳作。她是当年造星的场所,蝴蝶、周旋、王人美、龚秋霞、白光等“上海小姐”都是在这栋小红楼里留下了她们的传世歌声。现在,斯人远去,而那台老朽的刻录机、冒着黑斑泛黄的唱片封套和一首首挥之不去的世纪旋律,则永远定格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手绘上海历史建筑》- 投稿作者:建筑手绘 - 发布于:翻身猫建筑自学网

徐汇公学      创办于1850年,1932年改名徐汇中学,位于虹桥路68号,是法国天主教在上海最早创办的洋学堂,也是中国最早按西洋办学模式设立的学校。几乎与上海开埠同步,在上海乃至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1862年为培养专职教士,徐家汇设立耶稣会初学院,道光二十九年 (1849年),江南地区洪水泛滥,徐家汇天主教堂收容很多难童,时任徐家汇耶稣会院长改临时收容为有组织的教导,成立学校,取名徐汇公学。徐汇公学因奉耶稣会祖圣依纳爵为主保,故亦称圣依纳爵公学,历年主持校务的大多为法意两国的神父,徐汇公学使用耶稣会公学章程,学校专收男生,为寄宿制男子学校。        校内的崇思楼为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建筑,由比利时神父、建筑师第斯尼设计,1917年1月8日奠基,清朝上海县知事沈宝昌出席奠基礼。1918年6月20日落成,淞沪护军使卢永祥将军出席典礼,时称“新校舍”。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故名“崇思”。两侧则各有9根高达顶楼的科林斯式柱子,成为主要的艺术风格体现,古希腊的经典艺术在中国徐家汇熠熠生辉。

《手绘上海历史建筑》- 投稿作者:建筑手绘 - 发布于:翻身猫建筑自学网

八仙桥基督教青年会大楼      位于西藏南路19号,1929年10月动工,1931年建成。大楼平面呈凹字形,凹处朝南,外观似北京前门城楼,蓝色琉璃瓦屋面。大门也是仿宫殿的隔扇,门框饰古典图案,由中国著名建筑师范文照、李锦沛、赵深设计,上海广东银行大楼、金城大戏院、美琪大戏院分别是他们的作品,上海人习惯称其为“八仙桥青年会”。       基督教青年会是全球性基督教青年社会服务团体,已具有160 多年的历史。1844年由英国商人乔治威廉创立于英国伦敦,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1898年,基督教青年会北美协会到沪开展上海青年会工作。两年后,在颜惠庆、宋耀如、黄佐庭等社会贤达的组织下在博物院路的亚洲文会大楼创办上海基督教中国青年会。       基督教青年会大楼建成后,上海青年会活动场所增多了,尤其是九·一八以后,基督教会的开明人士和社会上的进步人士在这里举办了许多讲座、音乐会。戏剧演出及美术展览,鲁迅曾多次来此演讲。抗日战争时期,上海租界成为孤岛,许多爱国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这座大楼此时则发挥了更大的作用,青年会出面举办了各种文艺活动,而所属学生团体,在教会学校中以—种宗教组织——“团契”的名义出现,通过读书会、歌唱会、剧社、刊物等活动,共同学习,还吸收校外青年参加。抗战时期,吴耀宗、胡愈之、王任叔等发起“星二聚餐会”在八仙桥青年会餐厅举行,郑振铎、许广平、梅益、顾执中、王纪华、赵朴初、陈鹤琴等都参加。名义上聚餐,同时也是座谈会和讲座,安娜·路易·斯特朗和爱德加·斯诺曾在此演讲。       当年这座大楼里设有礼堂、九层楼餐厅及图书馆等,到此的会员中很多不是基督教徒,但均可免费入图书馆阅览、借书。八仙桥青年会在解放后,一度改为淮海饭店,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其产权仍交还教会,除中华基督教育年会、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等在此办公外,大楼的大部分为青年会宾馆。

《手绘上海历史建筑》- 投稿作者:建筑手绘 - 发布于:翻身猫建筑自学网

上海亚洲文会大楼      原是英国皇家亚洲文化北中国支会于1931年—1932年在上海博物院路(今虎丘路20号)建造的一幢5层大楼,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       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成立于1857年,是英国侨民在上海建立的一个重要文化机构,主要从事对中国的自然和社会的调查与研究。1871年花费3000两白银在上圆明园路建造了会所。1874年2月13日,开设博物馆,陈列从长江流域和华北采集来的动物标本,免费向公众开放。里面还有一所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图书馆,堪称当时最好的东方学图书馆。1886年,该会门前的上圆明园路改名博物院路,即今虎丘路。       1931年,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筹集到16万两白银,拆屋重建,由英资公和洋行设计,到1932年建成五层的新会所大厦,属于艺术装饰主义风格,立面竖向构图明显。顶部、阳台和铁门采用了中国传统图案进行装饰,最特别的是设计了八卦窗。经过陈列布置,到1933年11月15日正式开放,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向社会开放的一座博物馆。其中底层为伍连德讲堂(演讲厅),二楼、三楼开设图书馆,四楼、五楼为博物院陈列室,四楼陈列自然标本,五楼陈列中国历史文物。

《手绘上海历史建筑》- 投稿作者:建筑手绘 - 发布于:翻身猫建筑自学网

孙中山行馆     位于淮海中路3号(原宝昌路408号,宝昌路在半个多世纪中,先后改名为霞飞路、林森路和淮海中路)。孙中山行馆为外廓式西式住宅建筑,相传为法国人屠谢的产业,当年沪军都督府陈其美为孙中山赴南京就职前安排的住所。       孙中山曾在此地筹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频繁约见各地政要、会见记者等,昔日行馆前车水马龙,名流出入众多。当年报章曾评价称,登堂入室可谓“一刻千金”。孙中山从1911年12月25日至1912年1月1日共在行馆内住了七天,商讨成立“主持对内对外大计”的革命政府。1912年1月1日从这里出发赴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7月,回到这里领导了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它成为酝酿筹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和政府的见证地。       位于沪上香山路上的孙中山故居与这一行馆好比“姊妹”。目前沪上保存最完好的“中山故居”仅有这两处。此外,孙中山携夫人庆龄曾入住的环龙路六十三号(今南昌路五十九号),洋房已不复存在。

《手绘上海历史建筑》- 投稿作者:建筑手绘 - 发布于:翻身猫建筑自学网

孙中山故居      香山路7号(原莫利爱路二十九号),是一幢欧洲乡村式小洋房,由当时旅居加拿大的华侨集资买下赠送给孙中山的。孙中山和他的夫人宋庆龄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四年在上海的寓所。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继续在此居住到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宋庆龄移居香港、重庆,1945年底,宋庆龄回到上海将此寓所移赠给国民政府。       1918年6月,孙中山辞去海陆军大元帅职务后从广州回到上海,入住莫利爱路寓所(今香山路7号孙中山故居)。虽然遭受了多次挫折但孙中山毫不气馁,他在这里总结革命经验,继续探索革命新路。孙中山在这里先后完成了《孙文学说》、《实业计划》等重要著作;在这里孙中山会见了中国共产党人李大钊、林伯渠以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越飞等,商谈国共合作,为“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确立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手绘上海历史建筑》- 投稿作者:建筑手绘 - 发布于:翻身猫建筑自学网

上海汇丰银行大楼   位于上海外滩12号,又名市府大楼,1921年5月5日大楼开工,1923年6月23日建成,大楼的设计者是著名的英资建筑设计机构公和洋行。是外滩占地最广,门面最宽,体形最大的建筑,被公认为是外滩建筑群中最漂亮的建筑,是中国近代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最高杰作,当时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豪华最讲究的建筑”。是远东最大的银行建筑,也是世界上第二大银行建筑,仅次于英国的苏格兰银行大楼。       大门入口处三扇青铜大门和两旁的铜狮子由英国专门铸造,十分引入注目。上海汇丰银行大楼兴建的同时,出于风水考虑,向英国订购了两尊青铜狮,安放于大楼正门前,作为镇兽。两尊铜狮分别以当时汇丰香港总经理和上海分行总经理命名,据说狮子铸成后,立刻就将铜模毁去了,这对铜狮从此成为绝版珍品,现已被送进上海历史博物馆。       1941年日本占领上海公共租界,汇丰在上海的两尊铜狮遭日军锯割,但没有被拆走。1966年这两尊铜狮被上海市文管会移至上海滑稽剧团仓库,80年代转交上海博物馆。1997年浦东发展银行获得汇丰银行大楼的使用权后,曾希望将原狮移回银行大门前,后经协商,由浦东发展银行出资仿照原样铸造了两尊新铜狮。铸造过程中,出于对历史的尊敬,原日军破坏的锯痕也一并保留呈现。       汇丰银行大楼有稀世三宝:大门两侧有一对铜狮,一只张口一只闭嘴,有银行吐纳资金之意;大门内八角亭上部有一幅巨型马赛克壁画,八个世界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大楼大堂内有罕见的28根高13米的意大利天然大理石柱,其中4根是没有拼接的,在当时为亚洲独例。       1955年,汇丰撤出上海,另租圆明园路兰心大楼的写字间作为办事处。大楼归国有。上海市政府进驻,将其改名“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简称“市府大楼”。副楼在1956年改为上海市档案馆。1997年,上海市政府撤出大楼,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通过置换购得该大楼的使用权。

《手绘上海历史建筑》- 投稿作者:建筑手绘 - 发布于:翻身猫建筑自学网

沙逊大厦      位于上海外滩20号,1872年,英籍犹太人伊利亚斯·沙逊在孟买成立新沙逊洋行。1877年来上海设立分行,买下外滩20号房地产。1929年9月5日落成大楼。大楼的建筑风格属于装饰艺术运动流派,这是上海近代建筑史上第一幢完全意义上的现代派风格的建筑。最引人注目的是塔楼上方还有一个高达19米的金字塔形屋顶,这是受1922年发现埃及图坦卡蒙法老陵墓的影响而特意建造的,它的19米高的墨绿色金字塔形铜顶多年来成为外滩一个显著的标志,整栋大楼的高度达到了77米,是外滩最高的建筑物。      底层西大厅和4-9层开设了当时上海的顶级豪华饭店华懋饭店,有9个国家风格的客房。底层东大厅租给荷兰银行和华比银行,顶楼是沙逊自己的豪华住宅。沙逊发迹于鸦片贸易,成功于房地产经营。是到上海最早的外国冒险家,经营的时间最久,财富最大。营造了南京路外滩的13层沙逊大厦、苏州河北岸的河滨大楼、江西路上的都城大厦(新城饭店)和汉弥登大厦(福州大楼)、茂名路上的13层华愚公寓(锦江饭店)和18层格林文纳公寓(茂名公寓)、陕西南路的里弄房屋和凡尔登花园等等,被称为著名的“房地产大王”。抗战之后,大厦被孔祥熙的山西裕华银行收购 。1952年,上海市政府接管该楼,1956年作为和平饭店开放。1992年世界饭店组织将和平饭店列为世界著名饭店,中国仅次一家获此殊荣。

《手绘上海历史建筑》- 投稿作者:建筑手绘 - 发布于:翻身猫建筑自学网

中国银行大楼      位于中山东一路23号,建成于1937年。原址是上海德国总会。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总会被中国政府接管。中国银行购进后,改建成银行营业楼,1936年建新楼,次年建成,1936年10月10日宋子文主持了外滩23号中国银行大楼的奠基典礼。由英商公和洋行和中国建筑师陆谦受共同设计,陶桂记营造厂承包。此楼,是外滩建筑群中一座由中国著名建筑师设计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高层建筑,是上海最成功的摩天大楼之一。人们习惯将它与比邻的沙逊大厦称作“姐妹楼”,实际上它们是“对峙楼”。此楼原设计为34层,大大超过沙逊大厦。可是沙逊不准,造34层高楼虽是宋子文等人的主张,但碰到外国人,中国银行还是屈服了,不得已修改图纸,把大楼降到比沙逊大厦塔顶低30公分的17层。大楼建成后,中国银行总行与上海分行入驻。抗战爆发,上海沦陷,中国银行总部被迫迁往内地。太平洋战争爆发,银行被汪伪中央储备银行占用。      抗战胜利后,中国银行接收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德国德华银行和被汪伪改组的中国银行。是国民党执政时期四大官办银行之一,其前身是清朝户部所办的户部银行,银行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开业。1908年户部银行改组为大清银行,民国元年(1912年)改组建立中国银行,北洋政府时期,它一直是国家银行。       中国银行大楼,是外滩为数不多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之一。大楼外墙均用花岗石(金山石)饰面,屋顶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平缓的四方形攒尖顶,上盖铜绿色琉璃瓦,檐下有装饰性的石头拱。建筑的每层两侧都有漏空的“寿”字图案,栏杆的花纹和窗格也采用了传统的装饰纹样。紫铜大门两侧有圆柱,门上外墙有石刻孔子周游列国图案,“文化大革命”中被铲去。大厅为大理石地坪,天花板上有八仙过海图案雕饰,并悬挂宫灯,亦在“文革”中被毁坏殆尽。中国银行大楼是上海外滩近代建筑群中的一座重要建筑,是中国民族特色与西方建筑风格结合的完美范例。

 

 

 

—the end—

 

 

 


本文来自公众号「建筑手绘」,不代表本站立场。
文章版权归作者建筑手绘所有,如需转载请先经得作者确认授权(可通过本站私信文章作者)。文中图片出处为水印文字,由文章作者整理上传,若有侵权请告知翻身猫处理。

0
分享海报
显示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