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交底

 

1原材料选用
水泥选择及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规定,当采用其它品种时,其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②宜选用水化热低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3d水化热不宜大于250kJ/㎏,7d水化热不宜大于280kJ/㎏;当选用52.5强度等级水泥时,7d水化热宜小于300kJ/㎏。

水泥在搅拌站的入机温度不宜高于60℃。

⑵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水泥进场时应检查水泥品种、代号、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编号、出厂日期等,并应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相关规定。

⑶骨料选择,除应符合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细骨料宜采用中砂,细度模数宜大于2.3,含泥量不应大于3%。

②粗骨料粒径宜为5.0~25mm,并应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应大于1%。

③应选用非碱活性的粗骨料。

④当采用非泵送施工时,粗骨料的粒径可适当增大。

⑷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和《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有关规定。

⑸外加剂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有关规定。

⑹外加剂的选择除应满足上述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应根据材料试验确定。

②耐久性要求较高或寒冷地区的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混凝土拌和用水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有关规定。

 

配合比设计: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拌合物的坍落度不宜大于200mm。

拌和水用量不宜大于175㎏/m3

粉煤灰掺量不宜大于胶凝材料用量的45%,矿渣粉掺量不宜大于胶凝材料用量的50%,粉煤灰和矿渣粉掺量总和不宜大于胶凝材料用量的50%。

水胶比不宜大于0.50。

砂率宜为38%~45%。

混凝土制备前,宜进行绝热温升、泌水率、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有影响的技术参数的试验,必要时配合比设计应通过试泵送验证。

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绝热温升、温控施工方案的要求,提出混凝土制备的粗细骨料和拌和用水及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

2作业条件

混凝土搅拌前已获得由试验室技术负责人签发的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混凝土搅拌前已获得生产部门下达的混凝土生产任务单,施工现场要认真验收核对合格后方可使用。

⑶对于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做好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配合比设计的要求,并应留取不少于两组试块作为验证配合比强度的依据。

⑷施工现场混凝土输送泵及泵管的布置、安装、固定经检查符合规范施工方案的要求。

⑸浇筑混凝土部位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并办完隐、预检手续。

⑹施工现场已填写完成《混凝土浇灌申请书》,并报监理单位认可。

⑺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马道已支搭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3工艺流程

钢筋(包括预留预埋)已经完成隐蔽检查验收→模板安装加固完毕并已完成预检验收→混凝土浇灌申请书上报监理→泵机试运转→搅拌站供货→核实混凝土配合比、开盘鉴定,混凝土运输单→检查混凝土质量、坍落度→输送与混凝土同配合比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内壁→输送混凝土→分层浇筑→振捣→抹面→扫出浮浆、排除泌水→养护→测温→成品保护。

混凝土的浇筑及振捣:

大体积混凝土选用斜面分层浇筑,利用混凝土的自然流淌形成斜坡,避免混凝土输送管经常拆除、冲洗和接长,提高泵送效率,简化混凝土泌水处理,保证上下混凝土不超过初凝时间。并根据整体性要求、结构大小、钢筋疏密、混凝土供应情况,明确分工、互相配合、统一指挥,保质保量完成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3.1基础混凝土浇注

⑴采用分层自然流淌连续浇筑法,从一头浇筑严格控制浇筑间隙,间隙时间不大于2.5小时(初凝时间8~10小时),浇筑速度不宜过快。浇筑时采取斜面分层推进,一次从底到顶,即采用自然流淌形成斜坡的浇筑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详见图1。减少混凝土输送管道拆除、冲洗和接长的次数,提高混凝土泵送效率,保证上、下层接缝。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交底》- 投稿作者:砼话 - 发布于:翻身猫建筑自学网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初凝前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

⑶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前,密切关注近期天预气报情况,尽量避开雨天施工。浇筑过程中突遇大雨应对已浇筑未硬化的混凝土立即进行覆盖,避免被雨水冲刷。

3.2混凝土的振捣

混凝土浇筑入模后,必须振动捣固,密实成型,结构密实,使拌合料的颗粒之间以不同的震动加速度发生液化,破坏初始颗粒之间不稳定平衡状态,骨料颗粒依靠自重达到稳定位置,游离水分挤压上升,气泡逸出表面,混凝土最终逐渐达到密实状态,从而大大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⑵浇筑时,每条泵管配备足够的振捣棒。使混凝土自然缓慢流动,然后全面振捣。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的坡度,在每个流水段的前后布置两道振动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振实;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角处,解决下部混凝土的密实,随着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向前推进,振动器相应跟上,保证整个高度混凝土的质量。

⑶振捣棒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以进入下一层混凝土50~100mm为宜,消除两层之间接缝,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可在振捣棒距端部550mm处绑红皮筋作为深度标记。

⑷振捣器插点要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不应混用,避免漏振。振动器移动间距为500mm,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一般每点振捣时间须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为准,见图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交底》- 投稿作者:砼话 - 发布于:翻身猫建筑自学网

⑸振捣时注意保持振捣棒与模板间的距离。

混凝土振捣时,防止振捣棒触碰到底板埋入的预埋件。

⑺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能结合密实,进行上层振捣时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深度应控制在50~100mm,并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振捣完毕。

3.3混凝土表面的处理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其表面水泥浆较厚,为提高混凝土表面的抗裂性,在混凝土浇筑到底板顶标高后要认真处理,初步按标高用铝合金大杠刮平混凝土表面,待混凝土收水后,再用木抹子搓平两次,以闭合收水裂缝,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及棉毡进行养护。

3.4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期间必须严格控制其内外温差,确保不出现有害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保温保湿养护。保湿使混凝土在强度发展阶段,潮湿的条件可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使水泥水化顺利进行,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

⑴采用浇水并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及一层棉毡的养护形式,塑料薄膜的覆盖要及时(分块进行,边抹平边覆盖),且宜使薄膜紧贴混凝土表面,塑料布之间的搭接不少于100mm,遇有钢筋头周围再覆盖一层塑料布,将混凝土表面盖严,以减少水分的损失,达到保湿降温的养护目的。

⑵在养护过程中,如发现遮盖不好,表面泛白或出现干缩细小裂缝时,要立即仔细加以覆盖,加强养护工作,采取措施,加以补救。

⑶为了确保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初凝前宜立即进行覆盖。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⑷由专人负责保温养护工作,并应继续测试记录。

⑸在保温养护中,现场检测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和降温速率,当实测结果不满足温控指标要求时,应及时调整保温养护措施。

3.5混凝土保温覆盖材料拆除条件

混凝土里表温差不得超过表1规定,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大于2℃/d或每4h降温速率不大于1℃。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交底》- 投稿作者:砼话 - 发布于:翻身猫建筑自学网

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的基础上温升值不宜大于50℃。

⑶保温覆盖层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当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20℃时,可全部拆除。

满足以上拆除要求后,测温人员将测温记录上报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后将保温拆除申请交由项目负责人审批,项目负责人审批完成后,将保温拆除申请表交由监理方审批签字,监理方同意后方可拆除保温材料。

4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

4.1测温系统选择

⑴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宜选用电子测温仪。

⑵电子测温仪由主机和测温线组成,测温线应按测温平面布置图进行预埋,预埋时测温线与钢筋绑扎牢固,但与钢筋间必须有良好的隔离措施。每组测温点有3根测线,在线的上段用胶带做上标记,便于区分深度。

4.2测温点布置原则

⑴大体积混凝土浇注体内监测点布置,应反映混凝土浇注体内最高温升、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

⑵测温点上点距混凝土表面50mm,下点距底面50mm,中心测温点间距不大于500mm,由带测温感应片的测温导线将内部温度情况反映至仪器里。

⑶温度测试元件安装前,必须在水下1m处经过浸泡24h不损坏,测试元件接头安装位置必须准确,固定牢固,并应与结构钢筋及固定架金属体绝缘。测试元件的引出线应集中布置,并加以保护。

⑷测试元件周围也应进行保护,混凝土浇注过过程中,下料时不得直接冲击测试元件及引出线,振捣器不得触碰测温元件及引出线。

4.3测温要求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监测,每台班不得少2次。在混凝土浇筑后,每间隔15~60min,测量记录温度一次,且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应小于30℃。

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得大于50℃。

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度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得大于25℃,预警温度设为20℃。

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得大于2℃/d。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得大于20℃。

混凝土测温频率见表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交底》- 投稿作者:砼话 - 发布于:翻身猫建筑自学网

5结语

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从原材料到生产工艺到施工环节再到后期养护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环节都缺一不可,只有紧密配合,大胆创新、勇于突破才能把大体积混凝土产生的温度裂缝有效控制,避免因操作不当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使用功能,通过科学的手段合理控制,达到预期的效果。(来源:《广东建材》2022.09

 


本文来自公众号「砼话」,不代表本站立场。
文章版权归作者砼话所有,如需转载请先经得作者确认授权(可通过本站私信文章作者)。文中图片出处为水印文字,由文章作者整理上传,若有侵权请告知翻身猫处理。

0
分享海报
显示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