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师的知识整合与内化之路

学习岩土工程一定要有学以致用的精神,一定要有将课本上理论与工程实践中相结合的实际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岩土工程知识在自己身心中的不断整合,直到内化成为自己身心的一部分。否则,即使自己满腹经纶,也很有可能无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纸上谈兵。即使自己工程经验相当丰富,也很有可能仅是一个某个方面的熟练工人,无法拓展和加深自己的认知,甚至在工程实践中出现导向性的错误。
我朋友的研究生导师长期参与岩土工程实践问题的解决,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综合应用的非常好,工作中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佐证理论,让人听他的发言就是一种享受。在笔者负责的国内最难修建的十条公路岩土工程问题讨论中,笔者多次邀请他参与岩土工程问题的疑难杂症解决,他的每次发言都是会让与会者臣服,这就是将知识长期的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整合、内化的成果。
因此,知识的学以致用是岩土工作者成长之路上所必须信守的法则。否则,再多的知识如果没有在工作生活中用起来,使自己在身心无法体会和感知有形的理论与无形的岩土经验相融合的妙处,那么学习再多的知识就可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或许只是在侃大山,摆龙门阵时使自己多一些与他人交谈的材料罢了。因此,知识的学习致用才是最重要的,才有可能将碎片化的知识进行不断的整合与内化,使其成为自己身心的一部分,随心而动。
学习岩土工程,一定要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扩大自己精神的维度,要借鉴他人成长之路上成功经验,使自己摆脱个人的小天地,抬头看天空,低头看大地,抚摸自然,感应人地谐合之妙。要养成用心的习惯,使自己有能力静下心来去探究岩土工程之美。否则,迷失本心,死记硬背再多的知识而融为自己身心的一部分,不能随心而动,那也只能是一些生活中佐料而已。
从事岩土工作一定要做到聚精会神,将自己的身心与自己从事的每一块岩土体脉动进行整合,使自己融入大地,对每一块岩土体的机理进行内化,这样才能与岩土体产生交感互通。只有这样,才是进入最高岩土神圣殿堂的根本。退一步说,只要有聚精会神的态度,即使不能进入最高殿堂,也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岩土工程。
换句话说,一名岩土工作者可以拿到岩土证书,可以做到教授,但如果自己“精神不进,志意不治”,就可能仍然不能有效的解决岩土工程实际问题,这样就辜负了自己,也辜负了岩土工程。这和我们去医院即使挂了名医大师的号,但却治不好病是一个道理。因为,这些名医很难在高强度的流水线作业诊疗中,在极短的时间将自己的用心的精神和志意从一个人快速切换到另一个人身上。因此,他们很难做到对每一个病人聚精会神,也就有了辜负了他所拥有的名望,辜负了病人。同样,对岩土工作者而言,即使你请来了大师,如果他没有认真看现场,甚至心存私念为他人谋利益,那么他所提出的处治方案就可能是肤浅的,有所偏颇的。轻则过度浪费社会财富,重则屡战屡败。这样,也同样辜负了自己的名望,辜负了大家对他的期望。
因此,如果岩土工作者的精神散漫,没有将自己的身心与岩土体的脉动进行整合,将岩土的病体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感同身受,就很难提出高效的药方或处治方案。因此,做任何事都要用心,从事岩土工程亦如此。切不可由于自己名望甚焰,切不可认为某个岩土工程“简单”,而怠慢自己的每一位病人,每一块岩土体。
岩土工作者要以平常的心态从事科学,如十年如一日的贴心对待每一块岩土体。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在自己的身心不断感受大自然无言的脉动中,不断成长自己。对于那种高接高送,前呼后拥,两脚不沾泥,两手不沾阳春水的人,就很容易忘了脚踏实地,以妄为常,这样的人就可能不是一个好的岩土工作者,也一定不是一个合格的岩土工程师,更不是一个优秀的岩土工程师。

 

 

 

 

 


本文来自公众号「悠游2019」,不代表本站立场。
文章版权归作者悠游2019所有,如需转载请先经得作者确认授权(可通过本站私信文章作者)。文中图片出处为水印文字,由文章作者整理上传,若有侵权请告知翻身猫处理。

0
分享海报
显示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