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墙和柱轴压比计算活荷载折减的一些商榷



《【结构讲坛】|学与思,关于墙和柱轴压比计算活荷载折减的一些商榷》- 投稿作者:结构微理论 - 发布于:翻身猫建筑自学网
▲素材:结构工程师综合……与工程案例分析(选段)

 

就本书中关于剪力墙、柱轴压比计算活荷载折减的相关内容,段老师给出一些非正式的看法,旨在较为准确的在宏观上理解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逻辑和做法。由于水平有限,讨论内容可能在表达方式和知识准确性方面有不妥之处,欢迎广大同行批评指正!

 

 

规范规定素材中黄色区域的一段文字表述大致来源于肖从真工作室2019年5月29日发布的一篇自媒体文章《敲黑板!关于重力荷载代表值不可不知的二三事!》,相似度在80%以上。素材比自媒体原文关于写的更为简约和模糊,原文清晰可见是把地震组合下的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基本组合在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小的现象称之为“《抗规》中活荷载折减”。素材尽管没有表达的很清楚,似乎我们大致也可以猜到是这个意思。

但是,我们认为这个理解是不对的,地震组合和基本组合尽管二者在活荷载中都有组合值系数,由于各自的组合不同,二者仅仅是“重名”而已。不能把二者的大小差异称之为活荷载折减,更不能把它和《荷载规范》中活荷载由于自身不可能同时满布而可以采取的活荷载折减混为一谈。

根据《抗规》条文说明,地震作用下的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是表征“地震发生时,可变荷载与重力荷载可能遇合程度的高低”。同样的逻辑,非地震作用下的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也是表征地震发生时,可变荷载与重力荷载可能遇合程度的高低。地震的时候,只要是胳膊腿好使的,都知道逃生,遇合的可能性低点也是正常。非地震的时候,人员不会集中逃跑,遇合的可能性高点也在情理之中。所以,二者组合值系数的差异均表征正常正常状况和地震状况活荷载与重力荷载遇合的实际情况,不存在所谓彼此间的活荷载折减的问题,规范在这里也没有提及所谓的活荷载折减。

 

 

《【结构讲坛】|学与思,关于墙和柱轴压比计算活荷载折减的一些商榷》- 投稿作者:结构微理论 - 发布于:翻身猫建筑自学网

▲图一:10版《抗规》(2016局修版)
 
《【结构讲坛】|学与思,关于墙和柱轴压比计算活荷载折减的一些商榷》- 投稿作者:结构微理论 - 发布于:翻身猫建筑自学网
▲图二:10版《抗规》(2016局修版)
 

偷换概念:由上可知,通常意义上的活荷载折减是鉴于建筑物内活荷载在平面上不能满布、在立面上更加不能每层满布的实际情况做出的设计折减,即活荷载自身遇合的可能性高低。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是正常状况或者地震状况活荷载与自重荷载遇合的高低,即活荷载与自重荷载遇合的高低。后者不能被偷换概念成设计意义的“活荷载折减”,设计人员直接按照《抗规》选取地震作用下的活荷载组合值系数即可,无需庸人自扰。所以有些设计的事情,本身可能是很简单且不会出错的,经过专家们一解读反而理不清了。

 


本文来自公众号「结构微理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文章版权归作者结构微理论所有,如需转载请先经得作者确认授权(可通过本站私信文章作者)。文中图片出处为水印文字,由文章作者整理上传,若有侵权请告知翻身猫处理。

0
分享海报
显示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