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牛津(默认建筑工作室创始人): 放松状态、谨慎选择、认真做事

牛津和默认建筑工作室    摄影:张超

 

 

 

#01

“默认”心路

Niu Jin And More Than Arch Studio

 

 一 致 :能否谈谈自己的教育和从业历程?

 牛 津我本科专业并不是建筑,是工商管理,但显然没有管理好自己(笑)。应该是大三时对建筑产生了兴趣,一边看书自学,一边跑到附近有建筑学专业的院校旁听。后来通过考研才攻读了建筑设计的研究生,硕士毕业后就去了厦门合立道设计院工作。或许也是因为不曾受过完整的建筑学教育,我在进入设计院后对于角色的适应还算比较迅速,未曾出现不少毕业生可能有过的“落差感”。回过头看,那七、八年在大院的时光也是一段获益经历。一方面,由于每年接触的项目多而庞杂,从城市规划到建筑单体、从商业地产到公共设施,这让自己逐渐熟识了行业运作的流程和规律;另一方面,通过频繁地主动跟进项目的建造过程,积累了对材料特性、施工工艺等方面的现场经验。与此同时,额外大量旅行和阅读过程中所构建起的知识系统,也使自己的“建筑观”逐步形成,自然也对当时固有的设计模式产生了一些反思。再后来就离开了大院,探索新的设计方向。既然“踏入之时”不难,“抽离之后”也没有太多困扰和障碍。总的来说,我的经历更接近于一种在具体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认知、自我完善的过程。

一致采访牛津现场    摄影:一致建筑工作室

 

 一 致 为什么把事务所命名为“默认建筑工作室”More Than Arch Studio?目前事务所的营业范围和目标是什么?

 牛 津 名字是先有英文才有中文。独立执业后,在设计上想主动避免“宽而浅”,更倾向做些纵深方向的事情,所涉及的领域也不会停滞于建筑本身,应该多往室内、景观、陈设等方向去拓展,路也会宽一些。此外,我一直觉得作为建筑师,应该多去关注建筑之外的生活琐碎和日常体验,才能真正做好设计,这也就是“More Than Architecture”的含义吧。至于中文,就索性把“More Than”这两个单词直接音译成“默认”,也算是对当年“误入歧途”的一个表态吧。对于工作室的项目选择,我们欢迎任何有品质要求的建筑和非建筑项目。我其实对于各类项目都会先持开放的态度,选择项目更多地是在选择业主,双方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如果能够同频,何患做不好事情呢?目前工作室有一些私人居住空间和精品度假酒店的项目在做,都属于有点儿“吃力不讨好”的类型,但却是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方向之一,两者都和栖居有关,但却有极大不同。

默认建筑工作室入口    摄影:何宇鹏

牛津和默认建筑工作室    摄影:张超

默认建筑工作室   摄影:张超

 

 一 致 :和过往对比,最近的工作状态有哪些变化?

 牛 津 感觉有点儿越来越“懒散”了(笑)。工作状态倒没有太多变化,设计有时更像一种花很多时间去钻研的爱好。工作室人员不多,好的项目机会也并没有那么多。在人员和项目之间,我尽量保持相对匹配的状态,也较能控制成本和风险。避免运营压力像滚雪球一样的越来越大之后,团队的成长也逐渐偏离了初衷。简单说来就是:状态上松弛一点、选择上谨慎一点、做事上认真一点。

牛津和默认建筑工作室    摄影:张超

 

 

#02

行业体悟

Industry Experience

 

 一 致 工作上觉得最烦恼的事情是什么?如何消化在职业中的不良情绪和压力?

 牛 津 好像也没有特别大的烦恼和情绪。有时因为人手有限,很多思路想快点儿付诸实践也未必能快得起来,这也许算个烦恼吧。但倒也无妨,慢其实是很奢侈的,慢下来了才有机会更深入地思考一些问题,探索更多可能性。因为工作室离家实在太近,我泡在这儿的时间还挺长。晚上如果偷闲不工作的时候,我会听唱片或阅读,经常也有圈内圈外的朋友来工作室玩儿,大家闲扯畅谈一下也不赖,像咱们今天这样聊天就挺好的。

牛津和默认建筑工作室    摄影:张超

 

 一 致 你认为一个好建筑师的标准是什么?项目存在有趣和无趣之分吗?

 牛 津 “好与坏”显得有些绝对,或许我们用“成熟”来形容更合适些?在我个人看来,如何把设计本身做的更好、协调清建筑内部各专业间的关系,这些都算基本操作不必多言了。一位成熟的建筑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第一,较强的与人沟通和对事预判的能力。第二,向室内、景观、家具、艺术品等相关领域延伸眼界和知识面,以及多方资源的整合能力。第三,对建造现场各个施工环节的熟识经验。这也说明了建筑师并不是一种单纯闭门造车、闷头画图的职业。就项目而言,我认为不存在有趣和无趣之分。项目是否有趣,主要看人,取决于业主本身。

“清水园”私人居住空间    摄影:张超

“清水园”私人居住空间    摄影:张超

“清水园”私人居住空间    摄影:张超

“清水园”私人居住空间    摄影:张超

 

 一 致 你认为建筑师与业主关系应该是怎么样的?在工作过程中如何与业主沟通?

 牛 津 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关系。不是经常拿谈恋爱打比方,你情我愿、双向选择的事儿嘛。当然,建筑师不是万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边界和短板。如果某个项目的业主,在其专业领域具备丰富的经验,建筑师应沉下心向其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以让设计具备更合理的实施性。我想任何的项目都不会是一个单向输出的过程,双方之间委托和合作的成分兼有,只是因项目差异而比重不同而已。在与业主沟通过程中,让双方充分了解彼此需求是合作的前提,通过以往项目了解我们的设计取向也很关键,术业有专攻。之后,我会清楚地告知哪些事情会尊从对方意愿,就拿私人居住空间而言,包括:功能、造价和风水。同时也要让对方知道我会在设计上予以坚持的方面。当然,设计取费标准也很重要,这应该是每个建筑师都关心的问题吧(笑)。

牛津和“清水园”私人居住空间    摄影:张超

“清水园”私人居住空间    摄影:张超

“清水园”私人居住空间    摄影:张超

“清水园”私人居住空间    摄影:张超

 

 一 致 从设计到落地,目前的状态下哪个阶段是最难的部分?

 牛 津 肯定还是落地。我始终认为,任何项目设计做完才算刚刚开始,施工过程中大量的协调工作是最不省心的。这点其实很好理解,在设计阶段的大部分问题你还是可以把控和优化的,但到了施工阶段,图纸是要交到施工方手上进行物化的。就好比自己生的孩子要交给别人带大了,为人父母能省心吗?不过,这样的过程对建筑师的个人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定要切身经历才能有所收获。

合立道时期作品—新南幼儿园    摄影:张超

合立道时期作品—新南幼儿园    摄影:张超

合立道时期作品—新南幼儿园    摄影:张超

合立道时期作品—新南幼儿园    摄影:张超

 

 一 致 如何看待在厦门这个环境下,建筑师生态不够好的问题?

 牛 津 对于本地的设计市场,我个人总体是比较悲观的,或者持相对谨慎的乐观。推动设计行业向前发展的决定因素,往往不在设计师群体本身。做一个房子需要动用和依赖的资源太多,而对于拥有资源和财富的群体而言,他们对设计的认知就变得至关重要。像在较大的一线城市,可能具备良好眼界和审美品位的财富阶层基数相对较大,愿为好的设计而买单的群体较多,从而促进了一定高质量设计的产生,也逐步形成了良性循环。说到底它其实还是一个资源配置和发展阶段的问题,看到这点,如果还在厦门其实也没什么可急的,慢慢来。

 WECO“阅山语”度假酒店入口空间     ©默认建筑工作室

 WECO“阅山语”度假酒店入口空间     ©默认建筑工作室

 WECO“阅山语”度假酒店全日餐厅     ©默认建筑工作室

 WECO“阅山语”度假酒店客房部分    ©默认建筑工作室

 WECO“阅山语”度假酒店客房部分    ©默认建筑工作室

 WECO“阅山语”度假酒店健身及水疗中心    ©默认建筑工作室

 WECO“阅山语”度假酒店健身及水疗中心    ©默认建筑工作室

 WECO“阅山语”度假酒店健身及水疗中心     ©默认建筑工作室

 

 

#03

生活态度

Attitude To Life

 

 一 致 如何看待建筑设计行业目前出现的大量转行现象?能否给更年轻的建筑师或即将毕业的建筑学生一些建议或者鼓励?

 牛 津 有其他选择难道不是件好事吗(笑)?即便学了建筑,它也未必是唯一解。既然允许我这样不是学建筑的人进来,也应该鼓励学了建筑的人走出去。每个人到了一定阶段,都需要对过去进行审视,并对将来做出规划。如果能有让自己开心赚钱,又有所成长的事情,何乐不为。

 

 一 致 如果不做建筑师,你的理想职业是什么?除了设计之外,花最多精力的地方在哪儿?

 牛 津 乐手吧。音乐对自己而言还是蛮重要的生活组成部分,每天早上到工作室后,也是从一杯咖啡和一张唱片开始工作的。我会根据当下的心情和状态来进行音乐选择,平时中午偶尔也会和同事分享聆听一张新出的唱片,也欢迎大家路过时上来喝杯咖啡、听点儿音乐。其实好的音乐和好的建筑很相似,就像Zumthor的房子,那些诗意的空间背后是有一套严谨的创作逻辑在支撑。今年我的孩子也到了学乐器的年龄,目前他对大提琴挺感兴趣,我们还没确定,但不管是哪种乐器我希望自己能有空和他一块儿学。将来也希望他能玩点音乐、有个乐队什么的,如果他愿意,我来给他打下手(笑)。

默认建筑工作室音乐角    摄影:何宇鹏

手冲咖啡    摄影:郭海蓬

 


本文来自公众号「构思结构」,不代表本站立场。
文章版权归作者构思结构所有,如需转载请先经得作者确认授权(可通过本站私信文章作者)。文中图片出处为水印文字,由文章作者整理上传,若有侵权请告知翻身猫处理。

0
分享海报
显示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