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虽小,五脏俱全”,且看经开区雨水箱涵项目如何以不变应万变,在艰难险阻中为项目降本增效,助力项目提前履约!
一、工程概况
二、项目重难点介绍
1. 本次施工雨水涵为先前工程后遗留部分,原有老涵已与市政管道连通,首尾涵口处长期经雨污水浸泡,淤泥质土较多,土质承载能力差,且一旦出现阴雨天,易出现大范围积水,如果不及时处理,将极大的延误工期;
2. 该段雨水涵底板与先前修筑地铁站顶板有冲突部分,需要在策划阶段提前优化处理;
3. 秋收前后多数工人返乡,剩余工人数量少,随后受疫情影响,区域管控,人、材、机等因素将较大程度上制约项目进度。
三、计划编制思路
1.遵循PDCA原则-为使项目按照工期目标顺利进行,项目提前组织开展专项施工计划策划会,对工程进度计划进行编排、讨论,利用P、D、C、A循环管控模式对进度管理思路进行梳理和计划的编制。
2.WBS拆解-本项目为市政雨水箱涵项目,经过讨论分析,初步将整个雨水涵分为14个施工段,顺次进行施工。本次主要依据工期目标进行计划编制,首先设置合同里程碑节点。
3.结合工效等估算工期-拆解-根据项目140天的总工期,初步为每个施工段分配10天工期,相邻施工段之间存在子工作流水。
4.计划自检审核-主体计划编排完成后,通过预警功能查看预警信息,满足工期里程碑节点要求;整体计划编制完成后,组织相关人员做计划内部审核,确保计划科学、合理、可落地性;
5.资源计划添加,计划二次校合及优化-施工计划编制完成后,将相应资源计划纳入到总计划中,资源挂机完成后,通过资源分部图可以直观的看到各工种资源时段分部情况及每个步骤所需要的资源工程量,经过检查发现,第12、13施工段所需的工人班组数量、钢筋以及商混数量各有一个小高峰,这个量远大于平常的资源供应量,现场资源无法支撑计划执行,随后项目针对此部位做了专项讨论,针对计划做了相应的调整;
修改前:
修改后:
6.计划的逐级拆解细化、配套任务添加-根据总控计划,逐级拆解细化编制当前月计划、周计划,用于指导现场具体施工;计划不仅仅只是编制施工任务,同样要把主要影响工期的因素项列入到计划中做全面计划管理,各项计划编制完成后,召集各部门部门经理做配套工作的梳理和编制,确保能够提前发现并规避风险,为每项工作进行分类,为配套工作以及各部门的工作添加不同颜色以作区分,便于筛选查看,明确责任划分,真正做到事先管控。
四、项目进度管控思路
1.计划上墙
2.定期检视更新,实时监控实际进度
工期签证-由于疫情影响,搅拌站无法发出混凝土,本该于10月18日进行的底板浇筑无法正常进行,从而造成了工期延误。我们对受疫情影响部分做了详细备注,标明受影响的起止时间,第一时间和甲方、及监理做了确权,便后期进行工期索赔。
3.例会分析,闭环管控
现场变化影响及应对-基坑开挖完成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打破了项目的计划,第1施工段与老涵连接处积存大量雨水,我们紧急安排水泵进行性排水,同时加购级配碎石,待积水面降低尽快安排碎石换填,加派工人进行抢工,终于没有拖慢计划进度。
风险前置,应对变化-我们对现场进行勘测,发现第七施工段与地铁站重叠的地方,出现十公分的标高冲突,虽然提前与设计院和地铁单位进行沟通,但是依然对第7施工段的开始造成了延后的影响,我们对此进行记录后,商量决定先对十五路部分最后的第12施工段进行施工,待变更方案敲定后再顺序施工。
随后通过拉直前锋线的方式生成新的施工计划。
通过差异提醒查看计划变动部分。
4.应对变化,工期顺延
五、应用价值总结
1.斑马进度计划编制高效,能同时输出不同格式的计划文件格式,较大的提升了计划编制及项目多参与方之间协同的效率;
2. 通过编制计划进行现场交底,清晰明了的展示近期目标以及远期规划,提前进行规划布局,降低成本,本项目通过计划管理,预计12月20日完工移交,对比12月31日的工期目前,预计可提前11天。
3. 通过双代号网络图+前锋线的应用,按照PDCA循环对工程进度进行管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管理及决策支撑,很好的辅助项目按时履约。
本文来自公众号「斑马进度」,不代表本站立场。
文章版权归作者斑马进度所有,如需转载请先经得作者确认授权(可通过本站私信文章作者)。文中图片出处为水印文字,由文章作者整理上传,若有侵权请告知翻身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