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施工单位“不平衡报价”坑惨的开发商

 

做项目有赚就有赔,为什么拿到手的活儿越来越不好干,既和招标控制价的水平相关,也和项目实施全过程中商务经营人员的能力相关。

 

在建设方资金紧缩时,基于市场环境,赔钱的项目几乎都毁在招投标管理:越是资金不足,控制价越低,投标单位越狂作不平衡。殊不知自作聪明反被聪明误,一个不平衡价就能改变一个项目的盈亏

 

 

究竟有多少项目出现未做先亏损

 

老同学入职新单位,从原负责人手里接手一个结算项目,没出一个礼拜拿过来,摊着双手说:这活儿没法干啦。

项目开工到结束,商务全程不跟进,只是根据领导要求做个计量支付、做个现场签证、做个回款报告等,主材采购是由采购部负责,劳务招标是上级副总领导自己亲自督导完成,商务人员只负责对劳务合同进行存档和阶段性的月度结算。

成本在过程中早就出去了,前期和中期的补救,一个没做。

问他为什么没有做核算成本,他问:还需要做核算吗?那多麻烦,没必要。

很多商务人员的“闲的慌”,原来是有原因的。

 

项目结束报结算前,做完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之后大跌眼镜:原本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项目,劳务费支出占到工程直接费的50%,采购价格比成本核算预估结算高出15%。机械是自有的,但是水平也高出不少,最终直接费竟然高出了预估结算30%以上,项目赔本赚了吆喝。

 

这就是没有做到提前规划项目成本,投标不平衡做的太随意,管理者对成本观念的淡薄,不注重过程管理造成。

 

 

究竟什么原因造成亏损情况呢?

投标不平衡报价!

 

这是某园区绿化改造的项目,招标控制价750多万。电气、浇灌、绿化和庭院。

招标文件约定固定总价,考虑现场所有情况和施工顺序、工作面协调及工期顺延、竣工后的验收和管理部门一切手续,报价都要考虑进去,看现场的时候知道和其他单位一起施工。

公司对这个项目特意开会确定,对外整了一个不平衡报价中标,结果情况变了,设计变更后,发现当初把不平衡全都给做反了。

不仅如此,又遭遇分包单位的反平衡报价反制,成本结算比投标价还要高出20%,本应大赚的项目赔了又赔,没法收场。

 

投标重点要做高和做低的地方:

1、土方工程价格做高:

综合考虑自身有机械成本低,想一开工就能大赚一笔,预付款加挖土拿下工程的50%以上费用,至少回款到位毫不费力,仅一项场地平整20万平米,不含运弃就做到了30元/㎡。

 

2、把庭院工程小品价格做高

设计图纸中的小品很多,都太专业,判断分包的几率较大,自己联系图纸的专业厂家报价,没有三家询价就直接进入了投标价,这部分价格是专业报价,预测后期不会有大更改。

 

3、重点做低的项目:主材选材空间较大,低限不赔就行

绿化苗木被特意做低,尤其是地被报价,根据经验,树与树之间几乎没有撒草籽,只计了十分之一,考虑到完成项目第一步就是土方,所以把这部分苗木的利润连同风险费用全都拿出去摊到了土方,下浮比例竟达到了50%,相当低于成本。

 

上述做高和做低的部分是不是可以看出有风险?

原则上看当然是没问题的,很多培训和干货也都主张这样做不平衡,开始就把要拿到的费用先拿到手,因为回款到账为王。

 

但是唯独没有考虑到如此编制报价风险:

1、没有考虑周围的环境、工期的进展,园区施工场地狭小,不能全面开花,造成窝工

2、预期开启的施工部位不能顺序开展,土方分段完成,不可能根据清单能全部计量

3、计划赶不上变化,没有提前预见增减量,不平衡会使增项超出成本。

 

 

成本管理缺失
劳务承包价格超外价水平签署

 

项目中标,前期工作启动,先行开始准备工作,于是,扩大劳务招标也随之开始了。

开工前,施工图下发,商务人员图省事,直接拿出投标清单下发给报价单位,继续延续以往情况,主材、机械公司做,其他劳务负责。

此时工程量清单的差额已经出现,投标清单和图纸清单有不一致的地方,施工队伍逐一核算后报价,作为内部招标的人员反而不清楚情况,依旧是执行合同价总价结算形式。

在看完现场,承包方报价开始。因为工程部着急催进场,商务负责人没有时间对报价进行清标,当然选择最低价中标,谁低给谁。

 

但是,扩大劳务队伍签合同后紧急进场,风险全部隐藏在合同单价中。

1、劳务分包报价中土方工程报价为零,零工数量未在合同内,且不设限 

内部招标文件明确说明:土方工程不需要劳务分包管理,项目部用有自有机械,也未提及如何配合,于是劳务报价在土方上顺理成章,报价清零。

而商务并未要求报直接费细项的人工、材料和机械的消耗量也给结算埋下隐患。

现场没有工作面,其他单位干扰使进度缓慢,因为甲方检查力度较大,随时需要临时性工作,今天做个小区水电,明天安全防护洒水,劳务队伍人员到岗后,机械不上不干活儿,只要需要临时性和土方相关的人员,都要签证大记零工。

对外土方投标时候的高价利润,因为内招报价的反操作,无形中以零工形式,把预留利润全部返给了劳务队。

 

2、绿化工程全体价格飞到天上

所有绿化工程报价,苗木价格全部执行信息价*1.2系数,机械费也调整到最高限,人工一个工日250,定额含量,定额标准。

对外的不平衡低价,在这里全部调整回来,还上浮个系数,高价结算基础,令人怀疑他们的报价是不是有卧底,不然怎么就这么准。

实际情况是商务只看总价,就没对分部进行清理报价工作。

 

3、庭院小品低于市场价一半入价

这部分庭院小品项目最终减量一半,劳务价格低价结算,减少很大损失,但是外价却亏损严重,连同利润全减没了。

 

4、材料用量和实验费承主体不提

不负责试验、不负责卸货,也不负责清点,因为采购部人员管理,凡是需要现场劳务做的工作,都要记上零工。

 

一直到最后活儿干完了,当劳务队拿着一摞签证单过来结算,领导把商务负责人大骂一顿,商务人员振振有词:我没错,这个项目是低价中标,合同价就是选定的最低价!

 

5、扭转结算结果真是比登天还难

内、外不平衡总体差异及后果:

1、劳务合同价中不平衡价绿化工程超出对外投标价项目,不含取费约20%;

2、 劳务的灌溉、庭院工程、电气工程报价低于正常水平;

3、对外报价预计结算增额让利100万;

4、劳务合同价严重超出结算总体水平近100万,需要正常调整后再进行结算及拨款

 

不平衡报价,几乎没有一个是做正的,无一例外从一开始就错了

亏损结果:设计深度不够,不平衡报价全都做反了

把所有资料整理到了一起,资料欠缺不仅很严重,关键是不平衡报价,怎么就那么准,和新图纸核对,高价的被减量,低价的被加量;在项目后期,现场施工增加一个新任务,增加树与树之间的大面积地被植草。

合同约定固定总价,减少工程量该调减调减,增加工程量作为让利,因为投标有承诺。

反观劳务报价,对外减量的价低,对外加量的高价,劳务只对总包结算,不承担任何增减量的变更风险。

不要不服气,不平衡报价做正的很少,以为自己是诸葛亮,料事如神,没想到结果很无语,早知己今日何必当初呢,不规矩的报价和赌徒无疑,风险无限。

 

◆对不平衡报价的高低水平重新做归位,调整两版基准价:

1、 土方工程把高价调顺

土方价格偏高在结算容易遭遇审计价格调整争议,现场有没有额外单位的干扰,需不需要配合,是不是关起门来自己做就可以,如果不是,一定要正常做。

如果木已成舟,更要重新进行基准水平,做好纠偏准备。

 

2、市场询价到专业均值,而不是垄断价格

专业性越强越容易出现大变更,报价基础描述就越模糊,对于图纸明确需要二次设计或者明确“和厂家联系再确定”此类的叙述,自主性几乎是没有的,正常报价就好。

根据市场询价把专业报价调整到位,内和外合同价重新作出正常价。

 

3、合同总价变更不调整更要关注成本发生

苗木设计根据现场经常做一些变更,增加和减少都是需要后期确定的,提高标准或者重新布局,如果增加绿化面积等内容,结果就是增加多少就赔多少。

 

在内部选择队伍时没有对报价清标,只能把调整工作放到最后结算才开始,与报价人沟通对工程量清单报价合同拆解后,由双方负责人进行事实确认。为保证长期合作,双方还原内招情景,把价格和工程量差异进行一次性调整,调整原则根据市场价水平协商,把特意做高的价格调整回来,做低的进行上浮修正合同成立的宗旨总是共赢的,明显有失公平的合同需要以谈判的方式协商。

 

 

写在最后

 

曾经有过一次招聘,一个造价员问需要投标做不平衡报价吗?他在这方面做的很好,曾经在某项目给前东家赚了多少多少钱。看他很年轻,于是反问他,有没有失手过,他说其实也有很多都是做反的,做反和做正基本上也是2:8比例吧。

 

既然不能保证投标和结算成正比,就踏实报价做好合同管理。如果一开始就想走捷径,最后一定摔得很惨,需要花费多倍的力气来挽回,这又何必呢。

 

 


本文来自公众号「胖栋有话说」,不代表本站立场。
文章版权归作者胖栋有话说所有,如需转载请先经得作者确认授权(可通过本站私信文章作者)。文中图片出处为水印文字,由文章作者整理上传,若有侵权请告知翻身猫处理。

0
分享海报
显示验证码